我的缸是18年11月份开缸,运行至今也超过一年,我会尽量把自己这大半年来的与绿毛藻战斗的经历和思路写明白,可能会有些啰嗦,不过还是希望饱受绿毛藻的困扰的渔友耐心看完,说不定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也希望有路过的大佬可以批评指正。 1、绿毛藻起源。
开缸时在一位上海渔友的指导下用的自来水开缸,我认为这是一个导火索。后来才知道青岛的自来水水质比上海的差太多,后来我测过青岛自来水的TDS,能达到恐怖的500+,家用RO机出来还有10+甚至20左右。开缸之后的换水就改用了家用RO饮水机,因为出水量太慢,所以导致前期换水量不够,我60方底滤大概180L的净水体,前期一周也就最多换5%,因此自来水开缸的水质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在开缸半年左右的时候绿毛藻开始出现,当时没有太在意甚至还不认识那是绿毛藻,没有认真对待。
开缸6、7个月时绿毛藻开始蔓延(此时测试水质N很浅的颜色,P基本无色),已经影响到到纽扣的正常生长。也是在此时,我开始注意并着手解决绿毛藻问题,但是为时已晚。
2、治理过程
绿毛藻爆发后我请教了很多渔友,也上网扒了很多资料后开始着手治理。主要的经历如下:
(1)改善水源,坚持时间:至今。买了400G的RO+DI净水机,并保证每周至少10%的换水量,结果:没有明显改善。
(2)改变光谱,坚持时间:一个月。有渔友说我的AI光谱白光比例太高,于是把白光比例调低,结果:没有明显改善。
(3)换活石造景,经历了以上两个操作后开始怀疑是活石不干净,自己猜想活石品质不好会不断挥发营养盐和“杂质”,再加上自己搭的奇葩造景确实不实用,所以找了本地造景工作室重新做的造景,并在他工作室水池泡了一段时间后再入缸,开始的一段时间看到崭新的造景干干净净没有绿毛真的很爽,但是一个月左右绿毛就开始蔓延到新的造景上,换活石方案也宣告失败。
(4)加强水流+喂珊瑚粮+全菌,坚持时间:两个月以上。原来的两个捷宝升级成两个中科10000,并按照某公众号的指导增加TM液体珊瑚粮和CV(加完TM没有改善后换的CV,没有同时加)。结果:水流明显改善,过量添加的珊瑚粮导致水体过肥,营养盐也从无色变成有色,期间钙藻的生长速度明显变慢甚至开始消退,但绿毛藻仍然生长甚至状态更好了。
可以看下我的缸巅峰时期的绿毛藻,也是很飘逸,更搞笑的是我老婆说这个藻挺好看的
治理前.png (670.89 KB, 下载次数: 7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9-12-31 16:11 上传
(5)加rowa降P,坚持时间:一个月。效果:无明显改善。
(6)加ATS,坚持时间:一个月,藻屏从褐色的低等藻到长出绿丝藻和绿毛藻的混合物,到最后藻屏上的绿丝藻白化后撤掉ATS,结果:无明显改善。
(6)经历了以上折腾无效后,停止折腾了一段时间,重新整理思路并请教老渔友。一个热心渔友主动给我传授经验,他的思路很简单就是减少喂食+大量换水降低营养盐。我的方案是:撤砂、加强换水、减少喂食、撤掉所有添加。期间还手动增加了碳源(红海加强盐里面自带的那种)。结果:效果明显,绿毛先是不再继续生长,再就是状态变差,原来健康的绿毛很坚韧,牢牢的长在石头上,现在开始变得不那么牢固,同时注意及时清理滤袋,及时清空滤袋拦截的绿毛渣渣。大概20天左右绿毛就基本全面消退了。至此,与绿毛藻的战斗基本宣告胜利。
同一颗榔头附近的石头,已经没有明显的绿毛藻了
治理后2.png (1.05 MB, 下载次数: 7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治理后
2019-12-31 16:13 上传
3、心得体会(纯新人见解,仅供提供思路参考,有错误的地方请留言批评指正)
(1)绿毛藻也是藻,能茂盛生长说明水质适合,而且结合我自己的调整结果看光照、水流都不是绿毛藻爆发的决定性因素。举个栗子,换活石的时候我满是绿毛的旧造景送给本地渔友,结果在他缸里绿毛很快就消退了,说明还是水质决定了长什么藻。
(2)不要乱折腾,管住自己的手,遇到问题先学习研究有了思路再着手解决,千万不要道听途说就开始折腾,随便折腾的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3)绿毛藻能泛滥说到底是环境适合它,还是要改变水质!我当时的思路就是降低营养盐这么简单(虽然我现在并不认为是过高的营养盐导致的绿毛大爆发),让水质不再适合绿毛藻的生长。虽然绿毛最厉害的时候我的缸也基本是NP都无色,但是无色只能说明水质在NP控制方面是合格的,说明不了其他问题。
(4)坚持。现在归纳自己的折腾历程,其实降低营养盐这个思路是贯穿始终的,包括加ROWA降P、上ATS等,但是坚持的时间都不够长,因为本身这种调整都不是立竿见影的,如果再不能坚持下去那就毫无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5)换水大法好。如果没有致命性的问题(比如有裸露的铜螺丝这种),那么换水应该是最方便、最简单、最高效、最快速的解决水质问题的方法。其实最后真正有效解决绿毛藻的时间也就一个月不到,期间我连续较大量的换水3天,每天换掉15%-30%的水,再配合撤砂(抽砂的时候才知道有砂里有多脏!)。虽然当初是以降低营养盐为目的的大量换水,但是我认为还有换水带来其他方面的水质改善最终改变了水质,导致水质不再适合绿毛藻的生长,也可以说是歪打正着。
4、结论
(1)虽然战胜了绿毛藻,但是其实自己并没有找到绿毛爆发的真正原因。虽然是通过撤砂+换水进一步降低了营养盐,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的缸绿毛爆发绝不是因为过高的NP营养盐,上文中提到的那个拿走我满是绿毛藻旧造景的渔友,他的缸NP参数就并不比我的缸更低,而绿毛藻在他的缸里并不能生存下去,说明还是有除了NP之外的其他重要因素影响绿毛藻的生长。
(2)长期饱受绿毛藻折磨的渔友可以参考下我的方法,就是大量连续换水,如果底砂太脏可以尝试抽掉底砂(或者其他有潜在污染源嫌疑的东西,比如淡水缸用的人工细菌屋滤材等)。我并没有能力保证我的建议有效,但是我认为比起烦人的绿毛藻问题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尝试、低成本且安全简便的绿毛藻问题解决思路。
(3)撤砂+大量换水,我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连续大量换水,因为撤砂操作在我大量换水之前大概半个月,这期间绿毛藻并没有明显变化,不过也有可能是因为时间短没有表现出来,在此不做定论。
对于柏林系统来说,优秀的缸水质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缸各有各的问题。所以我把我的经历写下来,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是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自己的经历和思路给饱受绿毛藻困扰的渔友一个启发和借鉴,也祝愿新手渔友早日成为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