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商业与经济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滴滴超80亿元罚单背后,中国政府释放何种信号孟建国, JOHN LIU2022年7月22日中国网约车服务巨头滴滴的北京总部。 Thomas Peter/Reuters中国政府以数据泄露为由,对网约车巨头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开出了80.26亿元人民币的创纪录罚单。这是在明确告知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随心所欲的日子已经结束。滴滴是中国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之一,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对它的处罚,是政府加强管理中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中的第三个。随着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发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监管机构已把精力集中在滴滴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上。滴滴提供类似于优步的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积累了对中国社会广泛的、有人认为是过度的影响。近几个月来,在执政的中共最高层的支持下,监管机构在对互联网购物和食品配送巨头展开了反垄断调查。领导层要通过惩罚滴滴以儆效尤,让企业认识到数据管理不当的后果(中国政府认为这是国家安全问题),或许同样重要的是,让企业认识到不听当局的话是严重的政治错误。“我认为,中央网信办想把这个案例树立为让其他中国科技企业不寒而栗的先例,”香港大学专门研究中国监管治理的法学教授张湖月说。广告对滴滴的处罚是中国互联网监管机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周四宣布的,这是中国因数据保护问题开出的最大罚单。当局还点名批评了滴滴的其中两名创始人,并在指控滴滴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未经加密存储5700万名司机的身份证号码)时,提到了国家安全问题。国家网信办的决定结束了对这家网约车巨头长达一年的调查,调查给滴滴在美国的成功上市造成严重影响,并最终迫使它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周四的处罚似乎是在为滴滴在香港上市扫清道路,并可能意味着疯狂的规则制定和严厉的监管执行阶段可能会有所放松。在今年将要召开的一个重要政治会议(预计习近平将在这个会上获得国家领导人的第三个任期)之前,中国政府面临着扭转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中国总理李克强曾在今年5月表示支持数字经济,令许多人欢欣鼓舞。结束对滴滴的调查,可能会让外界认为中国政府在进一步释放信号安抚投资者,让人们恢复对经济的信心。然而,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政府施加给它们的压力并没有减弱。仅在这个月,中国的反垄断监管机构就对滴滴和其他互联网公司进行了处罚,因为它们没有将合并提交给反垄断部门审查,中国央行还因滴滴对客户数据处理不当对其进行了罚款。尽管为鼓励经济增长,监管部门可能会在短期内放松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监管,但“这只是暂时的缓解”,张湖月说。法律专家说,对滴滴的处罚可能会迫使中国互联网公司重新考虑它们应该如何以及是否应该收集、存储或寻求从中国公民的个人信息中获利。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它们的运营几乎不受约束。广告当局对数据安全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科技行业有过度收集和泄露数据的历史,已经导致过大范围的欺诈。为了迫使企业让消费者对被收集的数据有更好的了解,同时更好地保护他们的数据,中国当局已出台了相关法律。然而,尽管政府已加强了对民营部门的管理,但一直保护不好自己的安全机构通过网上和真实世界的监控收集的大量公民数据。最近几周,有黑客在网上出售上海警方的一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中国公民个人信息在内的数十亿条记录,它在毫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在网上放置了很长时间。与高调公开处理滴滴及其竞争对手的做法截然不同,政府对自己数据泄露的消息进行了审查。监管机构在详细描述滴滴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决定中称,该公司非法收集了近1200万条户手机相册中的截图信息,过度收集乘客个人数据,包括上亿条地址、电话号码和人脸识别信息。处罚决定指出,滴滴以没有加密的明文形式存储司机的身份证信息,在不明确告知乘客的情况下对他们的旅行记录进行分析。监管机构还点了滴滴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程维、总裁柳青的名,称他们对违法违规负有个人责任,对他们各罚100万元。“滴滴公司违法违规运营给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和数据安全带来严重安全风险隐患,”网信办写道。网信办指责滴滴“恶意逃避监管”,“拒不履行监管部门的明确要求”,这其实是在警告企业,任何公司,无论市值有多高、在国际上多么知名,都冒犯不起中国政府。广告滴滴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接受处罚,并将改善公司的数据安全。“我们真诚地感谢主管部门的检查和指导,感谢社会公众的批评和监督,”公司说。在调查期间,滴滴被禁止注册新用户,公司的几个手机应用也从网店下架,这些限制已影响了公司的赢利。尽管分析师们普遍预计政府将取消这些限制,但处罚决定并没有提及这点。从公司年收入的占比来看,对滴滴的罚款金额,与阿里巴巴和美团支付的罚款金额大致相当,这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也因为近两年对该行业的监管打击而受到惩罚。监管压力,以及中美两国在审计问题上的长期争执,已压低了许多上市科技企业的股价。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复苏之路还很长。受严格的新冠病毒控制措施引发的全国各地城市多次被封的影响,中国经济已遭到了大范围放缓的打击。上周,中国公布了自疫情开始以来的最低增长率,国内的失业率已接近历史高点,消费者支出放缓。滴滴曾被誉为中国僵化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创新者和颠覆者,它已迅速失去了恩宠。2016年,在滴滴击败美国竞争对手优步、收购了其中国业务后,它曾被认为是中国充满活力、估值可观的初创企业的骄傲。当时,滴滴的高管们曾郑重宣布,公司收集的数据将用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并将最终帮助开发无人驾驶汽车。随着中国政府宣称对滴滴等互联网公司行使更大的控制权,中国政府寻求将民营部门塑造为与中共强调的政治安全和实现自身政策目标更为一致的部门。人们对曾是未来成就象征的中国科技行业的普遍态度,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处罚宣布后,几名教授和技术行业评论员在微博上呼吁对滴滴进行更严厉的处罚。广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说,滴滴违法违规行为的曝光“真是触目惊心”。他还说,滴滴“置国家安全于不顾,置国家法律于不顾,置公民隐私于不顾”。还有些人走得更远,他们想知道是否应该允许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公司存在。短期内,政府可能会放滴滴一马,允许其应用程序在网店重新上架。但公司仍需证明,它已经解决了监管机构对数据安全和其他问题的担忧,策纬咨询公司专门研究中国政策的团队成员分析师鲍凌浩(音)说道。“由于经济表现不佳,大型科技平台正在得到一个喘息机会。监管机构正在从运动式的打击转向更加基于规则的治理,”他说。“但对科技行业的监管会长期存在下去。”孟建国(Paul Mozur)是一名关注科技与亚洲地缘政治的记者。他参与的团队因对新冠疫情的报道获得了2021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paulmozur。
John Liu为《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新闻,此前他在《缅甸时报》任记者,并为国际新闻机构报道台湾方面的新闻。他于2021年加入时报。
翻译:纽约时报中文网
点击查看本文英文版。相关报道滴滴在美退市,中国与华尔街裂痕扩大2021年12月14日
滴滴启动纽交所退市,转赴香港2021年12月3日
滴滴的崛起与坠落:游走在灰色地带2021年8月30日
滴滴再遭罚款,或面临更多审查2021年7月8日
滴滴事件背后,中国政府发出的信号2021年7月6日
阿里巴巴遭182亿元反垄断罚款2021年4月12日
最受欢迎四川江油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大规模抗议,警方强力镇压遏制中国同盟破裂?特朗普为何向印度“宣战”如何定义“转运产品”?东南亚国家希望美国明确规则恐惧、焦虑与羞耻:那些深陷借贷泥潭的中国人广东基孔肯雅热病毒蔓延,官方应对措施唤起民众新冠记忆普京为何想与特朗普举行峰会中国7月出口激增超预期,主要运往美国以外地区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军事接管加沙计划“智能宣传系统”:中国如何用AI武装信息战一场改变中国政治格局的车祸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