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潮后湿漉漉的沙滩上,经常会出现一片小洞,洞口很小,旁边堆着一片沙做的圆球,这就是股窗蟹( Scopimera )的家,这种蟹吃饭很特别,用大钳子把沙子铲到嘴里,吃掉其中的有机物,滤掉剩余的沙子,吐成一个一个的沙球堆在家门口,这些小球被称为“拟粪”。
招潮蟹
除了沙滩,泥滩上的小洞洞也不少见,其中有一类就是招潮蟹的家。它们通常生活在红树林的泥滩上。招潮蟹也属于沙蟹科,和上面提到的沙蟹不同的是招潮蟹属于招潮蟹亚科,招潮蟹属。
在我国,常见的招潮蟹还有弧边招潮蟹( Uca arcuata )、清白招潮蟹( Uca lacteus )、凹指招潮蟹( Uca vocans )和三角招潮蟹( Uca triangularis )等等。
蝼蛄虾
如果有住在沧口区的市民,一定对蝼蛄虾( Upogebiidae )不陌生,这三四十年前,沙岭庄车站到沧口后海之间的海滩盛产蝼蛄虾,也是老青岛人口中的“虾虎”。它们通常生活在滩涂地带,在泥沙里挖掘洞穴居住。
钓蝼蛄虾也很有趣,首先用铁锨铲掉滩涂表层的黑泥,下面露出密密麻麻的孔洞,这些孔洞大约有大拇指粗细,孔洞中是清澈的海水,这个小孔就是虾虎窝。
将三四十厘米长的竹签,每个孔洞中插进一根。当竹签动起来的时候,一般表示虾虎“上钩”了。这时用一根毛笔顺着竹签慢慢插下去,然后边上下抖动,边向上提毛笔。
在毛笔笔尖离开孔洞的一瞬间,一定要眼疾手快,要顺势将笔尖连同虾钳一同抓住,猛地提了出来。这样一只大虾虎就成了战利品。
贝类
很多贝类也是挖洞小能手,菜市场里常见的蛤蜊在自然环境中就会挖洞把自己藏起来, 擅长挖洞的还有各种蛏子,在会场赶过海的青岛人,对捉蛏子驾轻就熟:找到蛏子洞,洒一些盐,很快,蛏子就会冒出头,这时候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成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