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都苏子孙”马灯圆灯纪实

【专题】“八都苏子孙”马灯圆灯纪实

2月17日,连续阴雨天气后难得多云的一个下午,笔者特地赶赴百花村,在八都苏对面吴村偶遇了正在巡演的八都苏马灯队,拍摄记录了一组精彩的马灯表演镜头。

“八都苏子孙”马灯,现已入选为芜湖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马灯由苏氏先祖苏轼(苏东坡)先生所创,原是他在杭州任官时,吸收当地马灯形式和精华创建了苏氏子孙马灯。以后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三十六代。

苏氏马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服饰打扮,轻灵多变的舞步,宏大的队伍和阵势等特点,在芜湖宣城之间的十里八乡很有名气,也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与欢迎。这种独特的苏氏子孙马灯文化,也是八都苏村民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继承。

每年马灯队自启灯后,每天都要按照约定的路线,给周边的乡镇村落巡回演出。期间队员们起早摸黑、走村串户,为各地的百姓作阵势表演。每天需行走上百公里,一天跑下来,双腿酸麻,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

午饭过后,马灯队来到吴村门楼前的小广场,准备表演。

这里早就聚集了很多村民,大家都在等着观看演出呢!

精彩的马灯表演,就要开始啦!

在表演之前,“锣鼓家伙”先敲起来哟!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瞧这锣鼓家伙打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一看就是有专业水准的锣鼓队!

苏氏马灯队伍中有二班锣鼓乐队,都由传承的民间艺人组成,他们个个技术娴熟,手法精湛。鼓点一响,锣鼓随之有节奏的跟随,这“咚咯隆咚呛”的节奏,催人奋发,使人精神振奋,斗志昂扬!

苏氏马灯其阵容强大,演员、伴马及乐队等共有一百多人。马灯的扮演者叫“神角”,在演出时是不能开口说话的。苏氏马灯的神角由18匹马组成,扮演的大都是三国时期的刘关张、赵云、曹操,还有杨家将中杨宗保、穆桂英等历史人物,除了“报马”,另外还有女子扮演的三国“甘、糜”二位夫人以及二位小丑车夫;马灯表演的阵势也是历史人物所经历的三国及宋朝时的兵法阵势。

马灯队演出的阵势,一般有“虾子戏水”、“破篾”、“四马亲嘴”以及“欢头阵”等,各阵势须根据人物出场的需要而定。

苏氏马灯每隔五年一演,每次出演必满三年。每年的正月期间,马灯开始表演时,彩旗飘扬,锣鼓震天,整个表演班子浩浩荡荡,十分热闹,所到之处,其表演节目之精彩与热闹的场面,受到各地百姓的称赞。

在圆灯仪式之前,马灯队要到本村的每家每户表演“串香火”等形式,所到村民家也要摆香案、放爆竹迎接。串香火表演形式寓意着百姓平安顺意,六畜兴旺,寄托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天气渐暗,八都苏村中的广场灯火通明,这里早已聚集了很多附近的村民,也有从邻村及宣村古泉等地赶来的观众,他们都在等待一场盛大的苏氏马灯演出。

圆灯仪式上,苏氏马灯领队以及百花村委书记董明惠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董书记向各级政府对“八都苏子孙”马灯所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对村民给苏氏马灯的奉献和帮助,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正月的夜晚,寒意袭人,但表演现场却是鼓声喧天,马灯欢腾,热闹非凡。一幕幕的演出,展现出新春热闹、喜庆的气氛。锣鼓声声急促,马灯鱼贯而出,各类历史角色演绎出各种阵势、场面,表达了人们忠孝节义、崇尚美德的传统愿望。

特意前来观看的本地及周边游客、摄影爱好者,也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现场围观观众的热情鼓掌叫好,摄影师们辛苦的工作场景,都为马灯的精彩演出壮威助力,使演出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八都苏子孙马灯由于演员阵容强大,演出阵势复杂多样,表演精彩,受到附近村民及邻县群众的欢迎,曾应邀给很多文化节日及场合表演。2017年3月,在芜湖县湾沚镇首届“桃花文化周”开幕式上,有幸被邀请参加演出。现场气氛空前热烈,观看演出的观众达万人。

马灯传承人苏良明告诉笔者,苏氏马灯的演出活动,不仅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安康,更是希望通过表演传统非遗项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苏氏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国民间文化,使中华文明渊远流长。

“八都苏子孙”马灯春节期间的连续巡演活动,给广大百姓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表演,既增强了浓浓的年味,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弘扬了民间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欣赏价值和人文价值,对芜湖县的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供稿人:铺本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画作

电脑必备游戏软件榜单TOP10:精选游戏软件排行2025版
365防伪码查询系统

电脑必备游戏软件榜单TOP10:精选游戏软件排行2025版

📅 06-28 👁️ 2098
20家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
365防伪码查询系统

20家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

📅 07-06 👁️ 8996
巴乔重回94年世界杯:失点球的痛苦与荣耀
365防伪码查询系统

巴乔重回94年世界杯:失点球的痛苦与荣耀

📅 07-04 👁️ 5902